實價登錄效應讓房市成「漸凍人」, 24日中央銀行公布五大行庫(台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9月新承做房貸為374億元,較前一個月大幅減少84億元,改寫下7個月以來新低紀錄。
單月新承做房貸金額減幅達18%,行庫主管表示,「關鍵就是實價登錄」,因為許多民眾都在觀望,希望等到有「官方版」的價格再行買房,因此也讓近一個月的房貸進件量大幅減少。
央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陳一端表示,除了受到實價登錄的影響,8、9月剛好碰到農曆7月,放款也受到季節因素的影響而減少,而9月的374億元中,有77億元為政策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
五大行庫承做房貸比重約占全體銀行的4成,所以常被視為房市風向方球。
行庫主管說,除實價登錄,部分行庫房貸已達上限,所以對於案件審核也轉趨嚴謹,不少過去可以成案者,現在總行都會「擋下來。」其他像是合庫、一銀及華銀等公股行庫,也將評等較差的客戶利率拉高,進而降低民眾申貸意願。
銀行放款態度轉變,也反映在加權平均利率,9月新承作購屋貸款利率較8月回跌至1.897%,行庫主管說,主要是銀行現在多數只收優質客戶,風險較高的客戶就算利率高,銀行也興致缺缺。
從移轉棟數來看,陳一端指出,台北市及新北市9月買賣移轉棟數各為2,796棟、5,210棟,較去年同期分別衰退20.25%與20.59%,年增率更是都創下今年4月以來新低,反映民眾的保守心態。
銀行主管認為,雖然實價登錄看似對買賣雙方有影響,但初步觀察,多數地區價格和市場預期差距「沒有想像中大」,未來等效應遞減後,買賣方對價格的意見轉趨一致,房市應能回歸常軌。
陳一端強調,政府對房市進行控管後,銀行對特定地區房貸集中度已有改善,且貸款成數下滑、利率上升,央行會持續提醒銀行注意風險。
新聞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