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次貸風暴 談避險基金風險與機會(下) |
2007-12-27
|
|
|
次級房貸風暴7月爆發至今,已歷時三個多月。期間各國中央銀行無不傾全力穩定金融市場,美國聯準會(Fed)更兩度調降市場利率,歐洲、英國以及其他央行也陸續透過注資或疏困的方式,增加市場流動性。
然而,美國次級房貸所帶來的衝擊,遠比外界原先預估嚴重。投資銀行紛紛調高次級房貸造成的虧損金額。瑞銀分析師估計,美國高風險房貸過去三年來的損失可能高達3,940億美元,此一金額僅針對次級房貸、準優級房貸(Alternative A)以及二胎房貸所做出的估計,尚未計入與房貸連結的信用違約交換(CDS)合約效應;投資銀行高盛於11月16日指出,由次級房貸所引發的信用危機,最終將造成銀行緊縮資金逾2兆美元。
部分法人預期,聯準會仍有降息的空間,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公司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Paul McCulley便預測,聯準會在未來半年至一年,將降息至3.5%。
但平心而論,美國利率仍充滿不確定性。首先,近期商品原物料價格大漲,通膨壓力持續升高。美國西德州原油每桶價格逼近百元大關,彭博能源現貨價指數過去一年大漲53.2%;小麥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59%,帶動彭博穀物商品現貨價指數大漲55.3%。原物料價格上漲亦反應在民生物價,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由9月的2.8%上升至3.5%。即使聯準會有意降息刺激經濟,勢必也將因通膨而投鼠忌器。
由於次級房貸與降息的雙重影響,美元持續走弱。衡量美元對一籃子貨幣的變化程度的美元指數,今年已下跌9.35%。美元貶值令全球投資人開始思考降低美元資產部位,轉持有其他貨幣資產,例如今年以表現強勢的歐元與亞幣,或者因美元貶值受惠的原物料資產。
瑞士銀行(UBS)今年8月給投資人的研究報告,特別提到了「非傳統資產類別進入主流」 的觀念,文中將 「對沖基金(避險基金)、房地產、與 商品」三資產類型列為股票與債券以外的「非傳統資產」工具,並提醒投資人應當適當將這類型工具加入投資組合。
次級房貸事件後,雖然部分持有次級房貸部位的避險基金虧損,更有許多避險基金遭清算,整體而言,避險基金產業仍然健全。
新聞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
|
|
|
|
|
台灣永續關懷協會│亞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
新北市板橋區漢生東路315號5樓 (02)2951-73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