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國家建築金獎甄選 & 台灣誠信品牌認證活動官網!   我的IP位置 :18.224.0.57       [回首頁]    
※ ※ ※ 真實公平、公正公開 ※ ※ ※ 第25屆「國家建築金獎」甄選暨113年度「台灣誠信品牌」認證活動,已全部完成 ;請點擊首頁【2024第25屆資訊】連結,參閱所有的內容,如有任何問題,請洽 (02)2951-7387 轉分機81 – 楊娟娟經理 ※ ※ ※
因應高物價 學者建議調整消費型態
2007-11-13

國內消費產品頻頻喊漲,民眾抱怨聲連連!學者指出,這波物價波動是國際原物料上揚帶動,政府能夠使用的抑制工具有限;因此,建議民眾在這段時間內,選擇替代性產品、並調整消費型態,來減少物價上揚的壓力。

  觀察國內物價走勢,由於大宗原物料以及國際油價之翻漲,加上國內颱風影響,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今年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創下13年來的新高。

  不過,單一月份的物價表現屬於短期波動,且容易受到季節因素影響,若把觀察時間拉長,國內今年1到10月份CPI年增率為1.35%,漲幅其實並不大。

  進一步與亞洲主要國家相比(不含日本),無論是以1到9月或1到10月作為比較基礎,台灣都是亞洲各國物價成長幅度最低。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洪德生表示,我國今年1到9月的CPI年增率僅0.9%,因此,10月份國內物價儘管出現大幅攀升,仍拉低整體物價上漲幅度。

  國內是否存在「通貨膨脹」問題與壓力?根據台經院最新預測,國內今、明兩年CPI年增率分別為1.6%與1.9%,均在2%以下。洪德生表示,若依IMF(國際貨幣基金)對通膨的定義─「連續兩季CPI年增率超過3%」,台灣離通膨發生,還是有一段距離。

  展望未來物價表現,洪德生認為,國際原物料已經連續上漲一段時間,明年需求量將出現下滑,加上國際油價也來到歷史高點,預估物價將「溫和成長」、而不至於大幅上揚。

  「溫和的物價上揚,對經濟會帶來良性成長!」洪德生說,民眾對於物價上漲,其實無須採取過度負面角度,因為商品價格如維持現狀不成長,企業或店家利潤自然就無法提高、薪資更沒有增加的機會。

  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穩定物價?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吳再益表示,這波物價上漲屬於「進口成本推動」,是來自國外因素,除了加強查緝非法囤積之外,政府能使用的工具很有限。

  吳再益指出,有人建議政府,採取「貨幣政策」讓匯率升值、壓低進口產品價格,但匯率是「兩面刃」,一旦放手讓新台幣升值,將導致台灣出口競爭力衰退,反過來傷害國內經濟成長。若以升息手段來抑制通膨,也同樣有負面風險,可能打擊經濟成長表現。

  吳再益說,當物價上漲是國外因素造成,此時,政府能夠壓制物價的空間就很小;面對物價上漲的趨勢,他建議,民眾應該改變調整消費方式,減少對漲價商品之「需求」。

  他舉例,油價高漲,民眾可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小麥等進口食糧上揚,可改吃其它他國內生產的米類產品;若因季節因素導致葉類青菜上漲,就以根莖類作為替代。如此,就可以降低物價上揚所帶來的影響。

新聞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台灣永續關懷協會亞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新北市板橋區漢生東路315號5樓  (02)2951-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