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國營行庫撤出建經公司 |
2006-08-03
|
|
|
購屋履約保證只能求助民營銀行
銀行業轉投資建築經理公司大撤退!受到各家銀行積極搶進建築融資市場、銀行履約保證業務式微等衝擊,不少銀行轉投資的建築經理公司經營艱困,尋求轉型。若轉型未成,建經公司關閉,房地產市場將少一個執行履約保證的管道。
業務式微
包括投資聯合建築經理公司的台灣企銀在內之官股行庫,經內部評估,由於長時間投資收益不彰,將釋出在聯合建經的3成持股,提前結束業外虧損壓力,替銀行止血。據了解,還有國營銀行不堪近年來獲利不佳,也規劃將建經公司解散。
中國建經總經理陳美珍指出,過去在房地產市場上,鮮少有成屋,主要是以先售後建的預售屋為主,之後因全球不動產景氣滑落,導致預售制度出現問題,銀行也不願意給建築業融資。
在此背景下,消費者購屋後產生糾紛機會大增,因此,在1980年前後,在法院的訴訟以房地產居多。
建經業淪為代辦融資
為保障消費者,建立市場秩序,成立建築經理公司,同時規定銀行持股,需達3成以上,由銀行做履約保證,承諾可如期完工,產權清楚,及出現問題時,得以退還自備款等,有意購屋者的疑慮,大為降低。也就是說,建經公司的出現,其實是有其時代背景及需求。
不過,一名老行庫主管指出,建經公司介於建築業、銀行、消費者三者間,但政府沒有法令強制性規定,預售屋應由銀行承作履約保證。
另一方面,營業項目跟建設公司大同小異,但是說專業,卻也輸給建設公司。
加上大型建設公司自身有足夠能力,承作相關業務,無須擔心金融機構不願融資,導致建經公司發展受限,甚至淪為代辦融資。
中國建經承作案件多
也因此,銀行轉投資的建經公司不是尋求轉型,就是關門大吉,由農民銀行(現併入合作金庫)和國民黨中央投資公司的大通建經,也選擇結束營運。
由土地銀行和交通銀行轉投資的中國建經,受託協助銀行辦理服務的個案總計已經達到600餘件,累計客戶近500家,以工程造價來計算,已超過3000億元,如果以不動產價值計算金額在6000億元以上,接受各金融機構及企業等委託的不動產徵信及評估個案,總計也將近2000件。
另外,該公司也積極轉型拓展其他業務,包括協助921集合住宅社區重建,以及位於士林的國內首棟海砂屋重建等。
台企銀退出聯合建經
也因為中國建經愈來愈「不務正業」、轉型成功,才得以成為國內承作案件最多的建築經理公司。
台灣企銀投資的30%的聯合建經,除了本身是以中小企業貸放款業務為主,和土銀、合作金庫相較,建築融資案件數量偏低。
根據台灣企銀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台企銀投資聯合建經為3129萬元,但去年聯合建經即損失3240萬元,台企銀認列投資損失高達近千萬元,為972萬元。
因此,在考量到轉投資事業虧損的情況下,台灣企銀內部評估,將釋出投資聯合建經的3成持股。
新聞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
|
|
|
|
|
台灣永續關懷協會│亞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
新北市板橋區漢生東路315號5樓 (02)2951-73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