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防外資炒房市,實名制監督 |
2006-07-20
|
|
|
一份由大陸建設部、商務部等六部委會簽通過的文件,針對外資機構和個人購房,提出實行「實名制」的新辦法。這證實了大陸控管外資購房的大棒即將落下,但也加快了近期外資在大陸購置物業與併購房產業者的速度。
為了防止外資過度深入房產領域進行炒作,大陸日前由建設部、商務部等六部委聯合會簽通過一份文件,對於外商投資房地產的市場准入、開發經營,以及境外機構和個人購買房產等三大領域,均進行了明確的規範,並表明今後外資進入房市將受到嚴格的政策監管。
這份文件若正式實施,未來將只有境外機構在大陸境內設立的分支、代表機構(房企除外)和在境內工作、學習超過一年個人,具備購買「符合實際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的資格。值得一提的是,購買時須採實名制。
大陸市場人士表示,不久後應會有一些具體細則推出,用來解釋何謂「符合實際需要」。就像一個擁有多少人的機構能夠購買多大面積的自用房,絕對不是光靠有錢就行。
「實名制」的推出,恰好證實大陸最近即將控管外資機構進入房產領域的漫天傳聞,但也因此,在其他法案可能陸續推展與施行這段空窗期,反而加速外資業者在購買物業、進行併購的腳步。
例如,摩根士丹利在上海投入約八億元人民幣(下同)購買一一六套高檔住宅;新加坡凱德置地投入一○.九億與成都置信實業合資,成立四川置信凱德實業有限公司,凱德置地並佔一半股份;渣打銀行對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投資約三.七億港元;來自香港的第一上海投資公司,也花費八五○○萬元收購中山市財聯置業有限公司。
除了加快手腳動作之外,部分外資業者認為,即使中國大陸對外資購房進行調控,但這並不代表今後外資在大陸房產領域就無隙可乘、無利可圖。
他們的信心來源主要有兩點:一是大陸的城市化發展對於房地產,特別是商業地業的需求不會逆轉;二是地方政府在政績的指標性考核項目上,過度依賴房地產開發與投資,因此不可能減少對外資的需求。在這兩大原因支持下,儘管大陸即將推出控管新政策,外資業者依然覺得有恃無恐。
新聞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
|
|
|
|
|
台灣永續關懷協會│亞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
新北市板橋區漢生東路315號5樓 (02)2951-73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