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隔震建築吃香,建商引進 |
2006-05-24
|
|
|
國內房市在921地震後,建商一窩蜂推出「制震」住宅,也獲買方青睞,但在日本阪神大地震後,「隔震」建築大興,富邦建設去年於台北市內湖「大衛營」案採用「隔震」技術,今夏不少建商有意引進,標榜新技術可為每坪房價加值1萬元以上。
內政部建研所表示,「隔震」為建築減震結構的一種,在日本採用的比率較「制震」高,阪神地震後,實證「隔震」效果好。以日本的住宅為例,配備「隔震」設備者,房價每坪可多新台幣6萬元。
此類建築結構近三年來逐漸在國內豪宅市場發酵,去年富邦「大衛營」引進「隔震」結構,在台北市內湖創下每坪開價43萬元新高,牌價內含每坪2萬元的「隔震」結構成本。
隔震的概念,就像汽車加裝避震器,「隔震墊」可裝置在建築物地基最底層,直接阻隔地底傳來的震度,或者可裝置在建築物某些樓層,從受力點隔震。
國內採用隔震技術的建築仍以公共建築、大型醫院為主,高總價的豪宅案亦有個案,根據國內施作隔震設備的廠商表示,若以標準的12-15層樓方正RC結構建築,建築成本約增加0-3%,樓層若在15-30層樓,成本可再減1-2%,較低的7-11層樓成本反向增加為5-8%,3-6層樓成本約增15-20%。
看準國人對建築安全的重視,興富發建設也預告今年推案將全面引進隔震技術,並標榜自日本大宗採購,成本可獲控制,反映在房價上約一成。
建研所研究人員表示,國內房屋市場標抗震、制震、減震的功能琳瑯滿目,許多個案不見得真的百分百達到減震的標準規格,很多制震結構,頂多是加幾個強化結構,至於國人較陌生的隔震結構,處於市場價格較混亂階段,民眾購屋時,最好檢視隔震結構來源,是否為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同時請建商出具國外的實驗報告,才能讓購屋更有保障。
新聞資料來源:聯合報
|
|
|
|
|
|
台灣永續關懷協會│亞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
新北市板橋區漢生東路315號5樓 (02)2951-73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