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上半年房貸統計出爐,截至今年6月底,土地銀行以房貸餘額1兆1,780億元續居房貸王,第二大是臺灣銀行1兆1,761億元,其他前十大依序為中信銀行9,814億元、合庫銀行8,524億元、台北富邦銀行7,035億元、華南銀行6,298億元、第一銀行6,102億元、國泰世華銀行5,687億元、玉山銀行5,554億元,以及彰化銀行4,707億元,前十大與第一季底相比並無變化,其中有六家公股銀入列,另兆豐銀行及臺灣企銀分別位居第11名、第15名。
受惠新青安房貸挹注,多家公股銀上半年房貸成長率仍多達雙位數,以臺企銀年增28.84%最高,合庫銀、土銀、臺銀及一銀年增率亦均逾10%。值得留意的是,各公股銀房貸餘額年增率明顯較第一季底時縮減,兆豐銀、彰銀及華銀更僅有個位數,顯示在不動產放款管控下,可承作房貸額度受到限制。
民營銀行房貸大多僅個位數成長或持平,甚至呈現衰退。隨著中央銀行嚴格要求各銀行進行不動產放款總量控管,銀行房貸水位緊縮,觀察欲申請房貸的民眾,也有將目光從大型民營銀行轉向中小型銀行的趨勢,統計今年上半年房貸餘額,包括京城銀行、三信商銀、王道銀行及高雄銀行年成長率均逾20%,其中又以京城銀年增36.93%最為顯著。
為配合央行降低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及《銀行法》第72條之2限額等規範,加上今年以來房市趨冷,新青安買氣轉淡,以及其利息補貼將在2026年7月底屆期,公股銀雖仍以新青安房貸、首購族群優先,但下半年辦理新青安的目標量已有調降。
此外,銀行資金持續緊俏,據各公股銀截至今年5月底統計,扣除已核准未撥貸後的可承作房貸金額,臺銀、土銀分別還有550億元、171億元,彰銀、臺企銀各剩55億元、11億元,華銀、兆豐銀僅剩個位數,一銀與合庫銀更已接近《銀行法》第72條之2的內部警戒比率。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