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開幕大型百貨商場陸續搶市,瓜分消費市場,加上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高、影響消費信心,台北市忠孝、西門二大商圈,沿街店面空置率不降反升,房東族恐面臨較大挑戰。
據經濟部統計,2025年零售業表現持穩在去年同期水準。以5月零售業營業額來觀察,單月為3,949億元,年減1.6%,主因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高,衝擊部分消費信心,加上部分車款逢新舊交替期,國人出國持續成長,影響汽車、珠寶鐘錶等銷售動能,致汽機車零售業年減18.0%、家用器具及用品零售業年減2.8%,燃料零售業亦因油品價格較上年同月減少,年減8.4%。
不過端午節落點較去年提早,以及業者展店、推出多元行銷活動刺激買氣,加以新商場加入營運,致便利商店年增7.3%、食品、飲料及菸草零售業年增9.4%、量販店年增11.5%、超級市場年增8.6%、百貨公司年增3.5%,抵銷部分減幅。
累計今年前五月全台零售業營業額表現,達1兆9,744億元,年增0.1%,表現穩定。
戴德梁行估價及顧問服務部及研究部協理李易璇表示,其中就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便利超商、零售式量販業及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等的綜合商品零售業營業額來看,2025年前五月與2024年同期相比,成長幅度達3.7%。
李易璇分析,就百貨公司來看,出國消費分流、經濟不確定延緩奢侈品消費,百貨公司前五月營業額年僅增0.6%,加上新開幕百貨商場分食市場,競爭加劇。
李易璇表示,根據戴德梁行最新的台北市中山南京、西門、忠孝等三大主要沿街商圈店面的空置率調查研究顯示,其中以忠孝商圈空置率最高,由原本個位數8.94%,回升到10.06%的雙位數,顯示雖大巨蛋活動持續帶動周邊人潮,對於商圈店面長期效益仍待觀察。
李易璇表示,空置率居次為西門商圈,店家陸續進行換裝,品牌展店搶進黃金店面,排隊等租,空置率小幅增加至4.99%,仍穩定維持於低檔,商業活動暢旺,租金有走高趨勢,精華地段店面去化快速。
至於零售店面空置率最低的商圈,為中山商圈,持續受益於線形公園人流,市況表現穩定,空置率小幅下降至4.73%。
李易璇表示,面對大型商場如南港LaLaport等新興零售據點強勢進場,傳統商圈逐步調整策略,街邊店面透過縮小坪數、提升租賃彈性,並強化街區環境如人行空間與綠意設施,以強化整體消費體驗。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