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鬆綁金融 擴大台商回流效益 |
2019-05-27
|
|
|
美中貿易戰春風吹又生,業者不堪其擾,逐步自中國大陸外移。台商回流台灣之投資樂觀預估將可達5,000億,不可謂不多,對挹注我經濟成長確有助益。然而,龐大回流除涉及台灣胃納容量問題外,轉單效應仍無法解決我業者長期出口之障礙,甚至可能引發我國未來產能過剩問題。有關單位絕不能以台商回流達標而自滿,必須推出更多大補帖,如:專注於推動外銷之經濟特區、進一步鬆綁境外甚至境內金融等,方能力抗貿易大戰狂瀾。
多年來,台灣因簽署之自由貿易協定甚少,較無外來之開放准入及降低關稅壓力,故一般民眾對我業者對外競爭力之下降幾乎無感,只有業者心知肚明、心急如焚。目前我國雖已有自由貿易港區之運作,但層次仍有待大幅提升。短期內我業者固然可因美中大戰之轉單效應而獲益,但此並非長久之計,一旦美中日後達成協議,我業者仍須面對競逐全球市場之無情淬鍊。
事實上,美中貿易開戰後,對中國大陸之短中期經濟帶來重大挑戰,如下修經濟成長、多次推出定向降準、破產案件大增等,但在美國壓力下,大陸轉向加速對外開放;根據中國社科院之講法,大陸自貿區年底可能還會增加六或七個,此可為其日後長期之競爭體質建立好基礎。再以我出口強勁對手日本為例,則是持續不斷地與歐盟乃至於美國洽簽自貿協議,而且安倍首相早在2013年推動三支箭中的成長策略時,亦推出與我經濟特區雷同之「國家戰略特區」,進行六大特區之法規鬆綁,如東京圈主要著眼於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目標在於成為吸引全球企業與頂尖人才進駐的國際商業創新中心與新藥研發中心。
當其他國家都不斷推出開放經濟之措施時,只有我國還在為進一步開放經濟特區是否造成區內外不公平、是否為中國大陸開後門、是否為政治算計等而爭論不休。從來沒有任何政策可符合所有人之期待,但上述大多爭議皆可想方設法解決,比較重要的是,我業者面對其他國家自貿協議不斷簽署,出口依舊面臨重大競爭壓力,業者還是必須以壓低薪資等成本之方式求生存,這才是造成國人薪資無法成長之元凶。尤其是,出口占我國GDP達六到七成(常被認定為出口導向之日本,此一比例僅約在一成五上下),外銷對於台商回流未來銷售之重要性實在太大了。
藍綠爭論不休之經濟特區,除了擴大現有自貿港區,可有效納入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等保稅地區,並希望將自貿港區的淺層加工提升至深層加工,還將納入智慧運籌與製造提高附加價值,另亦希望吸引國人高達10兆元的超額儲蓄及流至海外的資金,導入金融理財、國際醫療與教育等服務業領域,為台灣增添更多經濟動能。
特別要注意的是,台商回流除帶回直接投資亦帶回資金,故相關之金流配套如短期資金之周轉運用、乃至公司長期之資產配置等,亦須我金融業者協助規劃及處理,方能擴大台商回流效益。
在我境外金融業務面臨強化洗錢防制、全球實施CRS(共同申報準則)、大陸對境內居民外匯管制等課題,而致業績急凍之際,或許思考進一步鬆綁境外甚至境內金融之時刻,業已來臨。
新聞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
|
|
|
|
|
台灣永續關懷協會│亞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
新北市板橋區漢生東路315號5樓 (02)2951-73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