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科學園區進駐業別大鬆綁            | 
         
         
			| 
				2018-03-30			
			 | 
		 
		
			| 
			
			 | 
         
         
           
  | 
         
         
          
              行政院會昨(29)日通過科學園區條例修正案,條例名稱移除「工業」二個字,條例全名變成「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未來入園對象不限製造工業,而是擴大到「科學事業」。 
 
科技部長陳良基在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當今科技變化快速,但台灣科學園區條例已七年沒修。過去科學園區以工業製造為主體,但隨科技變化,創新樣態也很多,應把科技創新也帶進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修法,要試圖解決科學園區土地閒置問題。陳良基說,目前全台主要科學園區,除了新竹科學園區的宜蘭園區及銅鑼園區,其他科學園區的土地都在滿載狀態。這是因為許多業者圈地後,即便建廠需求減弱,但因科學園區土地只租不售,租金便宜,閒置土地釋出力道不足,新興科技產業想入園並不容易。 
 
因此,本次修法也參考產創條例精神,降低園區土地使用的閒置。包括大幅縮短得終止租約的欠租時間,園區積欠租金總額逾四個月的租戶,就可以終止租約回收租地,不受民法的時間限制。此外,園區內不合目的使用之廠房及建築物,給予二年改善期,若仍未改善將得予強制拍賣。 
 
未來引進科學事業的組織型態,不限於「股份有限公司」,還得以「有限公司」、「有限合夥」等型態進駐,同時刪除須具有相當的研究實驗儀器設備、設有研究發展部門的限制,擴大引進具技術研發的事業。 
 
新聞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 
         
        
          | 
                        | 
         
       
	  
		
	 
	 | 
	        
	  | 
  
   
    
	  	
    
      
  | 
    
   
       | 
      台灣永續關懷協會│亞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 
      新北市板橋區漢生東路315號5樓  (02)2951-73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