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再生專案落日 16私有市場改建落空            | 
         
         
			| 
				2017-11-27			
			 | 
		 
		
			| 
			
			 | 
         
         
           
  | 
         
         
          
              前市長郝龍斌推老舊公寓更新專案、老舊市場再生專案等高容積獎勵方案。老舊市場改建方案於十一月廿二日落日,十六處私有市場全數陣亡,無一處改建。都發局表示,十六處市場中,僅有信義松甫市場及士林雨農市場曾進入都市計畫程序,但均因都市計畫變更回饋過高、所有權人整合困難,都無法改建;對於將有後續計畫?都發局坦言,私有市場改建非常困難,暫無後續計畫。 
 
僅松甫、雨農曾進入都市計畫程序 
 
北市府於民國九十九年提出老舊市場再生專案祭出高容積,規定法定容積兩倍為上限,且不得超過五○○%,並要求須在七年內取得建造執照開工。十六個市場僅信義區松甫、北投區自強、中山區北安及士林區雨農市場的所有權人申請專案,而又只有松甫及雨農市場曾進入都市計畫程序。 
 
回饋過高 所有權人整合困難 
 
都發局坦言,私有市場難改建的主因為公共設施用地,卻又屬於私人產權;若要做開發,就須都計變更,但往往回饋比率過高,若市場用地變更為商業區須回饋土地四十%、變更成住宅區須回饋卅%,導致所有權人無利可圖、案子胎死腹中。但都發局說,這屬於中央「都市計畫法」,市府也無從協助。 
 
此外,市府想要用公辦都更,也因為毫無公有地,市府無法主導。都發局說,祭出高額容積也無法更新的話,就只能繼續等待,看住戶是否整合意願會更高。 
 
市場處則回應,私有市場屬於公共設施的市場用地,而後來賣給攤商及所有權人,產權不屬於市場處,因此也無從表達意見。但市場處說,傳統市場式微後,許多私有市場都想變更為住宅區或商業區,但若是所有權人坐享變更收益,卻不願意回饋,那也是怪怪的。 
 
里長:若公辦都更 有機會推動 
 
在地中行里長林美君表示,松甫市場當初是由民眾自己找建商,但也因都更產生分歧,已無互信基礎,認為如果是政府跳下來主持公辦都更,那可能還有推動機會。不過,記者發現,市場處也曾公布北市府一○四年核定的促參投資計畫書,亦將松甫市場BOO(Build興建—Operation營運—Own擁有,配合國家政策,民間機構自備土地及資金興建營運,並擁有所有權)案辦理都市更新審議,但迄今也無下文。 
 
北市府也於九十九年推動老舊公寓專案,祭出最高可達兩倍的法定容積。但根據都更處統計,總共有六十八案掛件,其中有三案開工,只有一案即將完工。對此,都更處解釋,老舊公寓專案須經過都市計畫委員會、都市更新委員會及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三個委員會,因此審議時間非常冗長;但也因為沒有落日條款,所以可以逐年消化。 
 
新聞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 
         
        
          | 
                        | 
         
       
	  
		
	 
	 | 
	        
	  | 
  
   
    
	  	
    
      
  | 
    
   
       | 
      台灣永續關懷協會│亞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 
      新北市板橋區漢生東路315號5樓  (02)2951-73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