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信託 解決老化失能風險            | 
         
         
			| 
				2017-10-30			
			 | 
		 
		
			| 
			
			 | 
         
         
           
  | 
         
         
          
               高齡化社會衍生老年經濟安全議題,金融研訓院研究指出,老年退休生活可能發生六大財務虐待風險,包括退休金準備不足、被子女或他人不當挪用、糊塗或貪心被詐騙、儲蓄投資不當導致老本全失、沒有可信賴之人協助管理財產,以及因疾病老化或意外事故無法管理財產。 
 
信託制度對失能者而言,是一種有效管理自己財產的工具。但因國人保守觀念,年長者本人,或身障者家屬運用信託來保障個人及親屬經濟安全的觀念,還需加強普及。 
 
人口高齡化將引發消費、投資、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變化,然而老年化社會最突出的就是養老問題。 
 
金融研訓院「銀髮金融產業國際發展趨勢及我國銀髮金融商機」研究指出, 退休後安養費用、疾病或意外導致的長期看護等需求等,都是高齡化社會衍生的老年經濟安全議題。 
 
現行老人保護工作偏重老人生理、心理受虐或疏忽,對於老人財務性虐待的關注甚少。事實上,老人財產或物質受剝削或濫用,實務中有相當多前例可循,預估到二○三一年台灣將達四十二萬人患有老人失智症,老人失智症盛行率在百分之一點九到四點四。這群老人將因思考判斷與心智能力喪失,易成為遭受財務虐待的高危險群。 
 
研究指出,人口加速老化、平均餘命增加,獨居比率提升,子女奉養父母能力、孝親觀念、價值觀等家庭世代間資源轉移的改變,都使老年經濟安全風險增加。目前的年金等老年退休保障型式,還會受景氣循環、通貨膨脹影響,必須預先考慮。 
 
目前我國金融業者推出的銀髮商品包括「即期年金險」、「保單活化」、「長照險」,以及銀行推出的「以房養老」、「安養信託」等。而這些銀髮商品已有結構化混合包裝的趨勢,例如多家銀行推出的以房養老商品都結合安養信託。 
 
信託制度是一種有效管理自己財產的工具,目前我國金融業者推出的相關業務,主要為高齡者安養信託,是由高齡者或其親屬交付金錢、有價證券或不動產等財產,向信託業者辦理信託,以達到老年安養的財產管理、安養照護、醫療給付等信託目的。 
 
新聞資料來源:聯合報 
           | 
         
        
          | 
                        | 
         
       
	  
		
	 
	 | 
	        
	  | 
  
   
    
	  	
    
      
  | 
    
   
       | 
      台灣永續關懷協會│亞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 
      新北市板橋區漢生東路315號5樓  (02)2951-7387 | 
        
 
	 |